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研究生、本科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持续提升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培养质量,11月1日上午和下午,研究生院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范楼珍教授莅临我校,在汇东校区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和“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以‘物理化学’为例”的专题讲座。自贡校区各学院院长、副院长、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导师代表、教师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报告会由研究生院院长蒋维东主持。

上午的报告会上,范楼珍教授结合其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宏观趋势到微观实践,系统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培养的创新路径。从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发展方面,范楼珍教授深入剖析了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与未来趋势,强调研究生教育必须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紧密对接。她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应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必须前瞻布局学科方向,优化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与科技进步形成良性互动。从研究生独立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强调了“独立创新”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学术氛围等手段,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从“知识接受者”向“知识创造者”转变,真正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研究能力。从研究生研发能力培养方面,针对如何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范教授详细论述了研发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她从项目驱动、团队协作、跨学科交叉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要在科研实践中锻炼研究生的实验设计、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为他们未来投身于产业研发或尖端科研打下坚实基础。从实验室管理方面,其特别指出,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关键支撑。她就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资源共享机制、团队管理模式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认为一个安全、高效、开放的实验室环境是产出创新成果、孕育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
下午,范楼珍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系统阐述了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与发展路径。她指出,未来教育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未来智慧教育平台 (3I)”方向迈进,高校应积极拥抱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范教授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智慧课程开发、多语言慕课建设、数字教材设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成效等实践案例。她特别分享了如何利用AI技术将抽象的“卡诺循环”等概念具象化,展示了生成式AI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高效应用。在课程思政方面,范教授强调,理工科专业课程应注重科学思维训练与工程伦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感。
两场报告内容翔实,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案例生动,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同时也为我校在进一步推动导师队伍建设、交叉学科培养、行业技术发展、数智化教育、课程思政与虚拟教研室建设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重要借鉴。